词语“巴氐”

【词语】巴氐

【五笔】CNQA

【拼音】bā dī 

【解释】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相关搜索:  

基本释义

[ bā dī ]

氐 人的一支。东汉 末,自 巴西(治今 四川 阆中县)、宕渠(治今 四川 渠县 东北)郡北徙于 汉中 杨车板,号为 杨车巴。魏武帝 时,首领 李虎 率族众500余户附 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 略阳 北(今 甘肃 秦安县 东南),遂号为 巴氐。西晋 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 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 四川。首领 李特 乘机拥兵割据,于 西晋 太安 二年(公元303年)建立 成汉 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详细释义

巴氐[bādī]

氐人的一支。

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