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顿踬”

【词语】顿踬

【五笔】GBKH

【拼音】dùn zhì 

【解释】1.颠仆,行路颠蹶。2.困厄;艰难。3.犹折辱。

相关搜索:  

基本释义

[ dùn zhì ]

跌倒;比喻事情不顺利。

详细释义

顿踬[dùnzhì]

颠仆,行路颠蹶。

汉焦赣《易林·小过之剥》:“登高斩木,顿躓蹈险。车倾马疲,叔伯嗟嘘。”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四城有顿躓,三世无极已。”

困厄;艰难。

《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裴秀),咸熙中为尚书僕射”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始李义以直道推诚於人,故于时陈羣等与之齐好。虽无他材力,而终仕进不顿躓。”《晋书·杜夷传》:“徵士杜君德懋行洁,高尚其志,顷流离道路,闻其顿躓,刺史忝任,不能崇饰有道,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艰屯。”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韦庄》:“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躓,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

犹折辱。

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魏王秦有宠於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曰:‘隋文时,三品以下皆为诸王所顿躓,彼岂非天子儿耶?朕但不听诸子纵横耳!闻三品以上皆轻之,我若纵之,岂不能折辱公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