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猕猴”

【词语】猕猴

【五笔】QTQT

【拼音】mí hóu 

【解释】又称“恒河猴”。哺乳纲,狭鼻组猴科。毛色大体为棕黄色。颜面和两耳裸露,幼时近白色,成年后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四肢几乎等长。以野果、野菜为食。有颊囊,可贮食。群栖山林,行动敏捷,善攀缘跳跃,也能泅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重要实验动物。

相关搜索:  

基本释义

[ mí hóu ]

也叫恒河猴。哺乳动物。毛灰褐色,腰以下橙黄色,有光泽。面和耳裸出,幼时白色,长成后肉色或淡红色。臀部有红色臀胝。产于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

详细释义

猕猴[míhóu]

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红,两颊有颊囊;臀部有红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哗好闹。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

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獼猴兮熊羆,慕类兮以悲。”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獼猴看櫪马,鸚鵡唤家人。”鲁迅《坟·人之历史》:“中国邇日,进化之语,几成常言,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篤故者则病儕人类於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