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哲学范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浅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深思(2)

浅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深思(2)

2016-08-09 09:48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三、矛盾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特别是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策略论之一。列宁曾经这样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着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5]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和运用矛盾分析法,他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这个策略(矛盾分析法),才能正确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目前状况,并推断革命的将来。”

仔细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特别是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指出,现阶段中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矛盾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不仅仅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且还包括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情形非常复杂。而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同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帝国主义走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争取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必须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国共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

中国社会的矛盾又一次的发生了转变,在众多社会矛盾中,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次要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是正确认识到这一矛盾的转化,并根据实际制定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成功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洗中国近百年来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在解放战争过程中,毛泽东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幸福生活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继续实行独裁、专政的路线之间的矛盾,并继续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发动人民战争,进一步发展和执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及时地推翻国民党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四、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刻地、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历史,即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

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同时,他们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并且,看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成功中的关键作用。深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亲历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毛泽东深刻地感悟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否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继此之后,毛泽东在湖南发动并领导了驱张运动,更加强化了自己的群众观点,更加相信群众的力量。早在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传看宣言中这样写到:“世界上什么理由最大?吃饭理由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7]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必须充分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