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市文明单位自查报告范文两篇

市文明单位自查报告范文两篇

2017-03-10 14:59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市文明单位自查报告范文一

市文明办:

通辽市救助管理站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通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手段,将文明创建贯穿于我站各项工作之中。两年多来,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职工作风进一步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得顺利开展,现将我站自获得市级文明单位以来的工作情况自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辽市救助管理站(其前身“通辽市公安民政收容遣送站”,2003年8月1日,按国务院381号令更为现称),始建于一九六一年,“文革”期间被取缔,一九七九年恢复建站,站址位于科尔沁大街东段,东顺路92号,曾于一九九九年迁至原社会福利院院址。2005年迁回市东顺路92号新落成的综合大楼内,同时成立“通辽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新站址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共6层。2015年初再次迁址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郑公路三公里路北500米处即流浪未成年保护中心综合楼内,建筑面积共计4320平方米。

我站是全国对口中转接收站之一,隶属于通辽市民政局的正科级二级单位,四个领导职数,2正2副,下设办公室、未保中心、业务部三个部门。实有编制34人,在职职工32人。主要负责工作范围为自治区东四盟市以及本通辽市区,主要承担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临时生活无着的求助人员的救助管理、教育和安置;接收护送自治区流出和外省流入的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的庇救保护;便民寻人服务与受突发性自然灾害灾民的紧急避险接待的职能。

2003年改制以来,我站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宗旨,坚持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能作用,依法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社会救助、扶危济困、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打击犯罪的工作力度;发扬不怕苦累、不怕脏臭、不怕危险、艰苦创业、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开拓精神;以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弱势群体的心坎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群策群力,保障救助畅通

近年来,我站积极与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联系,突出救助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建立了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协调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街面救助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对流浪乞讨病人确定了“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由我站具体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从改制后,通辽市救助管理站一直坚持派出流动救助车和流动救助小分队,上街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发放宣传资料、食品、衣物等,得到受助对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同时又在大型商圈、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交通要道设置救助引导牌,让无家可归的人能够尽早找到回家的路。今年又在申请购买电动救助车以便流动救助。并与交通部门积极配合,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受助人员办理车票、进站乘车及接送受助人员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做为定点医院和全市流浪痴呆傻及身份不清人员的临时安置点,通辽市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流浪病人“先救治、再救助”,确保受助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近几年来,通辽市城区基本实现了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

三、完善设施 提供贴心服务

通辽市救助管理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救助服务日益规范化。从领导职责到各股室职责;从受助人员入站到离站程序;从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到文明用语;从学习制度到承诺制度都做了明确规范,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体现了以制度管人和人性化的救助管理。

站内合理功能布局,设置了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活动室、图书室、康复室、居室和活动场所,添置了热水器、电化教学设备等设施。站内专门设立了接待室和观察室,24小时有专职人员负责接待,截止2015年9月,在公共活动区域、特殊服务管理等区域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消防设备、安检设备,确保求助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通辽市救助管理站购置了娱乐、医疗、健身康复等器材,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教师、保健医,及时为流浪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康复训练,矫治他们因流浪养成的不良习惯,消除心理上的阴影,大力营造流浪儿童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

在办公区域和救助区域,通辽市救助管理站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添置了轮椅、拐杖;在特殊人员专用房内,安装了马桶、扶手、防滑垫等设施,确保残疾人、行动不便等特殊受助人员生活无障碍。

为了妥善安置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减轻社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辽市救助管理站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将救助过程中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智障儿童送往福利院、敬老院妥善安置。2015年7月16日,在科尔沁区庆和镇敬老院设立了救助安置中心,2015年10月,首次为暂住在这里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三无”人员证书,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填补了通辽市对“三无”人员无正式长期救助的空白。2015年6月,参与全国救助管理机构等级评定,全面带动推进了救助工作的发展。

四、网络管理 提升救助效率

为跨省接送提供协调、查询平台,节省跨省协调、查询联络费用,让上级部门随时了解和掌握救助及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辽市救助管理站逐步建立了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和全国联网。加入信息网后,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建立和完善各种统计台帐,特别是建立求助人员数据库,构建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救助工作中的推广运用,实现救助工作信息系统网络化。今年还安装使用了《求助人员指纹识别系统》软件,有效解决求助人员查询、甄别难等问题,有效杜绝重复求助、多次救助的不良现象。

通辽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网络,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广泛接受监督,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2007年9月,在全市救助网络筹建协调会上,通辽市救助管理站在科尔沁区、库伦旗、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等旗县市区下设了10个救助分站,相继在街道社区设立了60多个救助联系点和观察点,有专门的联络员负责通报情况,使流浪乞讨人员得到了及时救助和管理。2015年11月,由市民政局牵头,在我站再次召开了全市救助网络工作会,强化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及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抓好辅助项目 推进文明创建

我站以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契机,以救助管理事业为中心工作,以认真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以提高职工工队伍素质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创建认识、明确创建思路、拓展创建范围、丰富创建形式、发展创建内容,努力提升行业水平。

1、开展评选活动。站里近两年都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工作人员”的评选活动,通过文明评选活动,全站上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初见成效。

2、开展公益活动。近两年我站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积极组织青年职工进行义务献血活动。(2)积极参加市政府及民政局的集中活动。每年的禁毒宣传日、综治宣传日、安全宣传日、“119”消防日、环境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条例的宣传等,我站都要组织专人摆摊设点,向群众散发传单、宣传相关知识,特别是救助政策和细则。

3、开展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我们都要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联欢晚会、党的知识竞赛、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等。2015年我站组队参加了市直民政系统篮球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4、开展规范活动。在站里,我们逐步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挂牌上岗,严格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单位鼓励职工在办公室内栽培了室内观赏植物,美化了站内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使职工环境意识不断加强,形成了自觉打扫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美化环境的良好习惯。

5、开展送温暖关爱活动。积极参加向灾区捐款、“挂包帮”活动、关爱未成年人、慈善“一日捐”、慰问困难党员群众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定期给庆河救助安置中心、大林敬老院,福利院送慰问品,并经常探望安置到那的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

6、开展综治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站每年都与市局、街道办签订协议书,拟定综治计划、总结。认真落实重点对象帮教责任制,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7、开展计生活动。建立了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教育职工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坚决杜绝计划外孕、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办证率达 100%,没有发生任何违反计划生育的事件。

8、开展文明执法活动。认真执行救助管理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将各项业务办理事项的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 “六要素”通过单位网站面向社会公开,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执法中从没出现过“吃、拿、卡、要”现象,做到了文明执法。

9、开展职工维权活动。落实维权措施,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推动送温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认真开展单位工会工作,抓好了工会会员登记、职工大病住院保险工作,完善了职工慰问制度,使广大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为构建和谐文明站建设增加工作动力。

五、创建文明单位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创建的关键。

2、职工参与是创建的重点。

3、促进救助事业发展是创建的目的。

总之,创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不仅使我站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而且促进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谐学习型职工群”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入持久地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努力实现接收、护送、安置、教育、医疗等多方位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构建和谐通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文明单位自查报告范文二

区委政法委在获得第十届(2006-200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的鼓舞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区文明委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法、综治职能,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一起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我区政法工作开展,政法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主要成绩表现:一是获得全国先进。2015年,城厢区被评为“2005—2008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林万春被中央综治委、中组部嘉奖;区委政法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二是获得记功表彰。去年12月因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多元化调解衔接工作新机制(2008-2015年度)成绩突出,区委政法委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严凤平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二等功;2015年3月,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分别被区委、区政府记集体三等功,有2名干部被记三等功,有2名干部被记个人嘉奖。三是获得综合优秀。区委政法委2015年度绩效评估工作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等次(全区第二名)。四是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因工作业绩突出,2015年以来先后有4名机关干部被市委、区委提拔或重用。整个单位始终保持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始终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1、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在连续荣获第九、十届市级文明单位和十届省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我委领导班子更加重视抓文明创建工作,把创建活动摆上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年初,主要领导把创建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来部署,抓落实。坚持围绕创建“学习型、落实型、服务型、廉洁型、创新型”机关的目标,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2015年初重新制定文明单位创建年度规划和阶段计划,还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任务分工,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确保创建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把创建活动与政法综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文明单位创建来促进政法综治工作的开展,以文明单位创建来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单位形象。

2、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委机关始终有一套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并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稳定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每周召开机关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交接班会议,通报交流情况,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坚持每季度一次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去年6月份,委机关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深入查摆和解决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一主题,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自我分析,对照检查,既找出了不足,又分析了原因,既查摆了突出问题,又明确了努力方向,达到了坦诚相见、沟通思想、民主团结、求实创新的目的,民主生活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3、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创建活动紧紧依靠委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全委机关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帮扶助困活动。2015年“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日助”捐款活动,为党旗增光辉,为困难职工献爱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为第五届全国特奥会“积善助残,情暖海西”和青海玉树地震爱心捐款活动;组织部分党员干部无偿献血活动。组织了机关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大洋乡闽中烈士革命纪念馆,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2015年我们按照市文明办的要求,与华亭镇前黄村搞好文明结对共建,签订共建协议书,并给予吴金付、许美凤2户特困家庭每年捐助3000元,今年4月份又向莆田科技学校捐了3台电脑,有效地推进了文明共建活动。

二、进一步发挥职能,有效推动文明创建深入开展

1、在落实维护稳定责任机制上下功夫。着重加大整改攻坚和责任追究力度,研究出台了《城厢区实施季度稳定状况工作问责的暂行办法》,对在稳定状况考评不理想的东海镇、凤凰山派出所、灵川派出所等三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对巡逻率不达标的常太、华亭、东海派出所及东沙边防派出所所长责令作表态发言,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分别给予季度考评排名全市末位的5个单位及2个交通安全事故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确保责任落实,整改到位。

2、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健全定期排查化解机制,坚持月排查分析制度,定期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情况进行预测排查,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健全领导责任落实机制,按照“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政法四长”联合接访活动,推行包案领导下访、约谈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健全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全面深化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衔接工作,大力加强调解衔接工作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针对因征地拆迁、交通事故、劳资纠纷等引发的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我委建立多元调解应急工作新机制,书记、副书记和有关科室人员次亲临现场,坐阵指挥,妥善处置。2015年以来,全区发生的15起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均在24小时内成功化解,确保了辖区的社会稳定。去年先后有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时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先后介绍我区的经验做法。去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宣传报道了东海镇大埔社区的调解衔接工作做法。全区化解矛盾纠纷水平不断提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40件,调处成功5312件,成功率95.9%。

3、在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上下功夫。把打击“两抢一盗”违法犯罪作为全区治安重点整治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了落实警力用到一线的“14个加强”的具体措施,广泛发动干群积极参与,建立健全了举报犯罪奖励、治安状况预警、情报信息研判、巡逻防范盘查、治安日常清查等机制,形成了“全警动员、全民参与”的大打击、大整治、大防范、大管控格局,取得了较好成效。2015年全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0.38%,“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3.2%,其中“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5.2%,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4、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巩固、提升去年4个示范点工作的基础上,又在灵川、东海两个镇和其他6个村(社区)建立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工作站),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区共登记暂住人口45146人,签订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9762份。我区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唯一县区)。2015年以来先后有10多批兄弟单位来学习参观我区流动人口工作经验。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