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范文两篇

教学反思范文两篇

2016-05-24 10:39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在教育之路上播撒爱的种子

社会需要教育来推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作为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的。在现代社会当中,教育形势越来越复杂,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成为品德良好的人,对于教育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教育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项工作。我从教近十个年头,从实际出发,觉得教育是一件比较磨人的工作,虽然工作每天是一样的,但故事却是不一样。

一、馒头风波

有一句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古诗可以说在我国的流传程度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在生活当中又有多少辛酸苦辣呢?

某一中午,是学校检查的日子,学生到了学校之后和教师一起去打扫卫生。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督促学生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这时候发现在卫生的死角里有一个馒头,它被扔在几个扫帚的后面。我想:每天我们都在教育学生节约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学生这样做呢?这个时候我准备在下午开班会的时候教育学生,于是我将馒头捡起来放在了讲桌上。

当学生都回到教室以后,我们又要求要去操场上对树叶进行处理,具体的方法就是捡一捡落叶,每个人需要捡够五百片树叶,之后我回到办公室,下载了一段农民收麦子的视频。

上课之后,学生都跑回了教室,于是我问:“好玩吗?”学生有的说“好玩”,有的说“不好玩,太累了”。这个时候我继续问:“你们有人知道馒头是怎么做成的吗?”学生纷纷摇头说不知道,也有的学生说见过自己的妈妈在家蒸馒头,并大概讲了一下妈妈蒸馒头的步骤,学生听了之后纷纷表示蒸馒头的步骤很麻烦。这个时候我故意说:“看来不做提前准备的话是根本吃不到馒头的。”学生点头同意,于是我继续问:“面是怎么来的?”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买的,有的说是用麦子磨的。

这个时候我适时地问学生,有没有收过麦子,或者是去麦地里劳动过,这个时候,有的学生说帮忙放过水,有的说自己帮助家里打过药,都很有兴致。这个时候将早早准备好的农民收麦子的视频放给学生看,并在放完视频之后询问学生:“收麦子容易吗?蒸馒头容易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容易,这个时候我把我捡的馒头拿了出来,对学生说:“可是这个馒头,我今天上午在卫生角里面捡到的。”

学生顿时都不说话了,教室里十分安静,我又对学生说:“师傅阿姨每天为我们做早餐,要按照人头准确无误地做出来馒头的数量,给我们按时补充营养。今天去捡树叶,跟做馒头相比,是不是太简单了?”

学生全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说是他不小心扔的,并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也都抬起脑袋,异口同声说:“老师,我们以后绝对不浪费粮食。”

有什么能够比学生从内心当中给出的承诺更有力呢?经过这个事件,班里的学生都懂得了节约粮食的道理,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一剂良方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在教育过程当中也是一样,每天的教学都需要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捷径。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我暂且称呼他为小明。小明有一双很大的眼睛,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孩子应该有的灵气,而且总是没有精神,上课也不爱发言,偶尔说话,总是带着方言口音。有一天我就问他:“小明,你昨天晚上干什么了?能不能告诉老师?”小明支支吾吾地说:“嗯……就是……我写作业呢。”小明不仅有语言表达不太清楚的问题,写的字也经常是东倒西歪的。

一开始,我总是让小明重写,认为只要小明自己用心,字就一定可以写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写了很多次他的字仍然像散了架一样。面对小明的这种情况,我在每天批改作业的时候,都和小明一起寻找他写得不错的字,果然,小明的字一天比一天写得好了。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对小明进行了表扬:“虽然小明的字不算最好,但是他每天都在进步,大家要向他学习。”在此之后,小明总是第一个交作业,而且字也越写越好,最重要的是,小明变得开朗了起来,眼里也有了孩子该有的灵气。这让我明白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找到适合的方法,一些问题就都可以得到解决。

三、用故事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塔说过的名言。同样,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拥有成功的教学,不能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比较喜欢听生动的故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选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我向我的学生分享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战斗中,一架敌机俯冲过来,一个连长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着没动,赶忙过去将小战士扑倒压在身下,等到两声巨响之后,连长起身才发现刚才自己的位置被炸出了两个大坑。

在现实生活当中,帮助常常并没有回报,甚至还有可能被误解,这样的故事,能够教育孩子养成热心助人的良好习惯,帮助了别人,其实也就是帮助了自己。虽然故事的结局让人意外,但学生从故事当中受到了启发,思想得到了升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而德育对教育来讲,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让人忽视不得。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一个学生的心思都是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作为教育工作人员,我们虽然没有办法选择旅途中的风景,但是我们却能够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进行改写。因此,在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成为知识丰富的人和道德高尚的人。

一处容易误读的细节

在《金岳霖先生》一文的教学中,一般我们会紧抓“有趣”这个文眼做足文章。于是课堂设计就在这个文眼里钻来钻去,开始绕圈。学生不停地寻找有关“有趣”的细节,老师不断地引导包含“有趣”的语句。一切细节的解读都往“有趣”身上靠,靠不上也要尽量靠,这就勉为其难了,谁叫这是文眼呢?

至于何谓“有趣”?教学参考中是这样解释的:从字面义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其实质是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其中对金先生乘平板三轮车一节,“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教学参考中这样解释:第12段写他坐在平板三轮车东张西望地逛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更是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更有甚者:“作者对这种行为是崇敬、感佩、赞美、欣赏、也是对大师风范的真切的怀念,作者对金先生的千衷百感,交汇并充盈于字里行间。”中心意思还是围绕“有趣”这个文眼。

这样的解读才叫真正的“有趣”!说穿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是违背人之常情的自说自话,是不靠谱想当然的臆想和误读。其中的症结是论者对文章文眼的固定的、死板的理解,对文本内容浮光掠影、流于表象的浅读,没有真正地咀嚼、品味文本。把“有趣”两个字过于绝对化、神圣化,于是乎,阅读者自己的思维被捆住了手脚,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自己的创见。

首先,我们应弄清楚什么是平板三轮车。显然,这里强调的是“平板”两字,平板三轮车就是车后面拖一大块木板,板周围一般没有遮挡物,不是载人的三轮车,是专门运货的。杨绛的《老王》一文中曾提到: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我们想一想,坐在没有遮挡的平板三轮车上有没有危险?有没有苦衷?当然有。黄集伟的《再说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金)自携一木制小马扎,端坐于平板三轮车上。”“不过,金先生此举另有一番难言苦衷。”

当时,先生已八十高龄,对老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瞎折腾。而此时此刻,大哲学家、大知识分子不得已把自己降格为“货”,任人摆弄,完全失去了人的尊严,沦为被清扫被弃逐的边缘化的不幸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分子没有安稳的场所可住,没有钟爱的学问可求。这是一个时代的荒谬和悲哀,流露出作者的嘲讽和隐痛之心,很难读出赞美和欣赏之情。文中所说的“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是真有趣还是另有所指?不言而喻。宁可相信这是反讽。金老先生就是太天真、太单纯、太格格不入、太不谙时务与社会。其中的辛酸、无奈,又有谁知道?

其次,为何坐平板三轮车?是谁让他坐平板三轮车?是自愿还是被迫?我们暂且可以不论。坐平板三轮车最直接的原因是响应毛主席号召,“接触接触社会”,至于用什么方式接触社会,并且到哪里去接触社会,毛主席没有讲明,说不定是句很随意的说过就忘的玩笑话。但较真的金岳霖先生就有了“坐平板三轮车转王府井”这一举动,这一节用漫画的笔调,传神,朴拙,有夸张的成分。

注意有这样一句心理描写,“怎样接触社会呢”,这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七个字,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先生听到伟大领袖“你要接触接触社会”的最高指示后特有的心情,那种茫然无措,自言自语,寻寻觅觅,寝食不安,诚惶诚恐的心态活灵活现。那一段时间中,我们可以想象,老知识分子如芒刺在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作为深居简出、疾病缠身的老学者实在想不出怎样算是“接触社会”,“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终于找到了本来“神圣“的“接触社会”居然就是“坐三轮车转王府井啊”这样荒谬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想象是,当老先生绞尽脑筋想通之后,且不论是自己真想通还是别人帮助他想通,老人是何等的兴奋踏实,恍然大悟。

然后我们注意到后面写金先生表情的特写,连用了两个“东张西望”,在“人挤人,熙熙攘攘”的首都最繁华的地段,是那样的滑稽、可笑,而又可怜。又是那么的与世隔绝,手足无措。或许世界变化太快,老人的脑子转不过弯。个人情绪的起起落落,忐忑跌宕,热闹中的孤寂,喧嚣中的无助,反差鲜明,冷暖自知。需要安静冥想的大哲学家在一个浮躁的大时代中是那样的茫然和不适。而“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居然读出了“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的人物个性,很难说通。对老人“怎样接触社会呢”的心理活动和“东张西望”的神态的解读,如果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知识分子的处境,明了这前后语句之间是有某种关联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可以相互阐释的,就会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误读。

显然,汪曾祺先生是位有着浓厚西南联大情结的人,从他的多篇有关西南联大的散文都可以看出。冯友兰曾这样评价西南联大时期的金岳霖:“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金岳霖先生》一文中,还特地提到了闻一多在校友会上大骂蒋介石这一处闲笔,别有深意,体现当时自由知识分子的刚健有为、一身傲骨、蔑视权贵的精神魅力。这和晚年乘坐平板三轮车的金岳霖独特个性的消失形成鲜明的对照,汪曾祺在写《金岳霖先生》时,金先生已经逝世,出于为尊者讳,汪曾祺说得隐晦含蓄罢了。

在时代的变革中,在体制、运动、权力所谓思想改造的侵蚀下,曾经刚健的风骨,自由的神韵,独立的人格,渐渐远去,乘坐平板三轮车或许是时代、境遇的缩影,不免显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软弱”“屈从”“妥协”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乘坐平板三轮车”这个细节,是否暗示着浸润西南联大精神的风骨金岳霖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或多或少能从汪曾祺平淡朴实的叙事风格中,隐约咀嚼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苦味,其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弱点深刻的解剖和反思。

汪曾祺的散文自由洒脱,天马行空。“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王安忆)我们在阅读时,不必拘泥于一些传统的阅读技法,用开放宽容的心态,结合具体的文本,触摸语言,感受形象,对丰富内涵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呈现,特别要善于在细节中发现人,体悟情,站在人物的角度来解读细节,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实现相互间的有效的对话和交流。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分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