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试题大全 > 语文试题 > 高考语文试题 > 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5)

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5)

2013-04-30 17:20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夕阳西下,几个仰着脸放风筝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只红嘴的黑鹰展着双翅飞得最高,威风凛凛地俯视着大地白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凄风中的大鸟样的乞望。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去。

  (选自《上海文学》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塑造的父亲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同一类人,但葛朗台吝啬得让人憎恶,而父亲的吝啬却让人心酸,因为这种吝啬中折射出时代对人的挤压。

  B.1956年在中国的当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作者用小说的形式反思那个年代,也隐含了对物质丰富的今天是不是遗漏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的质问。

  C.父亲临终交代还账,绝非后来的良心发现。似乎微不足道的五块钱,蕴含了巨大的道德容量,表现出吝啬过穷日子的老一辈中国人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捍卫。

  D.小说不写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但是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撷取平凡的生活场景,将焦点紧紧锁定在人物的身上,精细入微地描绘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E.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父亲的吝啬和万宝山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的吝啬,但作者的立意并不在于写吝啬,而是通过一笔债务,对比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

  (2)试分析小说开头详细刻画父亲临终前同万宝山相抱这一细节的作用。《6分)

  (3)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请找出两例具体分析。《16分)

  (4)小说中的父亲身上,既有吝啬这一特点,也有临终还债这一闪光点,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

  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两的文字,完成l¨-(4)题0(25分)

  吴恩裕:“歪打正着”的红学家

  王坚

  提起吴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著名红学家身份。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位“海归”政治学博士从事的老本行、最为心仪的研究对象,并非红学,而是钻研了多年的拥有骄人成绩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他后来一直想从红学中抽身回来,重新做他的老本行。“文革”后,他确实得到了机会,可惜的是,最后他却终究未能重新回到这片园地。别人称他为“红学家”,他只是多次自嘲:“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1933年,吴思裕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 193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吴恩裕的导师拉斯基教授,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不但指导他完成论文,还关心他的生活、职业前途等。他在拉斯基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誉为“我迄今见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论文之一”。 1939年,他取得博士学位,拉斯基愿意为他推荐出版博士论文,并介绍他去美国任职。然而,吴恩裕却决定回国。

  回国后,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讲义,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学著作。正当壮年的他意气风发,一边从事研究,一边又试图以其所学,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出力。他在当时著名的《观察》周刊、《世纪评论》、《东方杂志》上发表政治学专论。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