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字典查询 > 汉字《佩》
汉字 佩

(繁/简体字:-) 拼音:pèi 注音:ㄆㄟˋ

部首: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简体部首: 简体部外笔画:6 简体总笔画:8

繁体部首:

五笔86:WMGH 五笔98:WWGH 仓颉:OHNB 郑码:NQAL 电码:0160

笔顺编号:32351252 四角号码:27210 UNICODE:4F69

基本字义

pèi   ㄆㄟˋ
  1. 挂,带:~带。~戴。~剑。
  2.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
  3. 心悦诚服:~服。钦~。敬~。可~。

英汉互译

admire wear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 客家话:[宝安腔]pui5[梅县腔]bi5[台湾四县腔]pi5pui5[客英字典]pui5[东莞腔]pui5[客语拼音字汇]pi4pui4[海陆丰腔]poi5pui5[沙头角腔]pui5

详细解释

珮 pèi〈名〉

  1.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2. 同本义 [ornament worn as a pendant at the waist in ancient China]
    1. 佩,大带佩也。——《说文》
    2. 青青子佩。——《诗·郑风·子衿》
    3.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
    4. 遗余佩兮澧浦。——《楚辞·湘君》
  3.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康熙字典》

  • 《子集中》《人字部》 ·佩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又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又叶蒲眉切,音裴。《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又叶蒲邁切,音敗。《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 《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徐鉉曰》俗別作珮,非。*考證:〔《釋名》佩,倍也。言非一物者,有陪貳也。〕 謹照原文言非一物者改言其非一物。

词性变化

  • pèi

〈动〉

  1. 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wear]
    1. 佩之金玦。——《左传·闵公二年》
    2. 古代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
    3. 佩其象揥。——《诗·魏风·葛屦》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佩章(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佩巾(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3. 钦佩,敬仰 [express admiration for]
    1.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 携带,随身拿着 [bring with]
    1.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白虎通·衣裳》
    2. 杻阳之山,有兽名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南山经》。注:“谓带其皮毛。”
  5. 又如:佩仰(钦佩和信仰);佩慰(钦佩欣慰);佩德勿谖(受到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说文解字

  • 《卷八》《人部》 ·佩
  • 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蒲妹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珮,非是。

english

belt ornament, pendant; wear at waist, tie to the belt; respect

佩字成语

佩韦自缓 佩韦佩弦 韦弦之佩 佩弦自急 令人钦佩 戴鸡佩豚 水佩风裳 钦佩莫名 纡青佩紫 倒冠落佩 衔华佩实 我黼子佩 冠鸡佩猳 纡佩金紫 带牛佩犊 佩紫怀黄 被朱佩紫 怀黄佩紫 带金佩紫

佩字词语

令人钦佩 黻佩 钦佩 珩佩 被朱佩紫 带佩 佩韘 冠鸡佩猳 韨佩 戴鸡佩豚 佩服 蝉佩 璜佩 风佩 珌佩 佩珂 佩觽 纫佩 佩韦 钗佩

汉字查询结果由 www.fanwenzhan.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