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字典查询 > 汉字《氏》
汉字 氏

(繁/简体字:-) 拼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五笔86:QAV 五笔98:QAV 仓颉:HVP 郑码:RH 电码:3044

笔顺编号:3515 四角号码:72740 UNICODE:6C0F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

英汉互译

family nam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si4[台湾四县腔]sii5[客英字典]shi5[陆丰腔]shi6[东莞腔]si3[沙头角腔]si5[梅县腔]she5[宝安腔]si3
  • zi1[海陆丰腔]shi6shi5

详细解释

  • sh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family;family name]
    1.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2.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3.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1.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2.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3.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1.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
    1.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s maiden name]
    1.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康熙字典》

  • 《辰集下》《氏字部》 ·氏 ·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 《唐韻》承旨切《集韻》《韻會》《正韻》上紙切,����音是。氏族也。《白虎通》有氏者何,貴功德,下伎力,所以勉人爲善也。《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疏》釋例曰: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爲族。《趙彥衞·雲麓漫抄》姓、氏後世不復別,但曰姓某氏,雖史筆亦然。按姓者,所以統系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所自出。如周姓姬氏,所以別子孫,如魯衞毛耼邘晉應韓之分,若夫《易》云:黃帝堯舜氏作。堯舜雖非姓氏,旣是天子當一代,稱曰堯舜氏,義亦通。此又不拘姓氏之例。《柳芳·論氏族》氏於國則齊魯秦吳,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門北郭,氏於志則三馬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 又古者貴有氏,賤無氏,故其詛辭有曰:墜命亡氏,言奪爵失國也。詛辭見《左傳·襄十一年》。 又婦人例稱氏。《儀禮·士昏禮》祝告婦之姓,曰某氏來歸。 又樂氏,津名,在鄭。《左傳·襄二十六年》涉於樂氏。 又元氏、猗氏、盧氏、尉氏,皆縣名。《廣輿記》元氏屬常山,今屬眞定府。猗氏屬河東,今屬平陽府。盧氏本漢縣,今屬河南府。尉氏本秦縣,今屬眞定府。 《師古·漢書註》凡地名稱某氏者,皆謂因之而立名。如尉氏、左氏、緱氏、禺氏之類。 又以氏名其物。《大戴記》蘭氏之根,櫰氏之苞。 又姓。《吳志》有氏儀,後改姓是。 又猛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又《說文》巴蜀山名岸脅之旁著欲落墮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揚雄·解嘲》響若氏隤。○按今《揚雄傳》作����。《玉篇》亦云:巴蜀謂山岸欲墮曰氏,崩聲也。承紙切。又《元包經》剝屵氏。傳曰:山崩於地也。註:屵音蔡,氏音支。與《說文》《玉篇》義同而音異。 又《集韻》掌是切,音紙。姓也。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月氏,西域國名,在大宛西。《史記·大宛傳》有大月氏,小月氏。亦作月支。 又閼氏,單于后名。《史記·韓王信傳》上乃使人厚遺閼氏。《註》閼音燕,氏音支。 又烏氏,縣名。《史記·酈商傳》破雍將軍烏氏。《註》烏音於然反,氏音支,縣名。屬安定。《前漢·地理志》作閼氏。又《史記·貨殖傳》烏氏倮。《註》韋昭曰:烏氏,縣名,倮,名也。索隱以烏氏爲姓,非是。 又《廣韻》子盈切《集韻》咨盈切,����音精。狋氏,縣名。《前漢·地理志》代郡有狋氏縣。《註》孟康曰:狋音拳,氏音精。 亦作����。《古今印史》����,承旨切,族下所分也。古者姓統族,族統����。適出繼位之餘,凡側出者皆曰����。故爲文從側出以見意。*考證:〔《趙彥衞·雲麓漫抄》如魯衞毛耼邗晉應韓之分。〕 謹照原文邗改邘。〔《史記·貨殖傳》烏氏倮。〕 謹照原文鳥改烏。

词性变化

  • shì

〈代〉

  1. 通“是”。此,这 [this]
    1.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2.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3.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说文解字

  • 《卷十二》《氏部》 ·氏
  • 巴蜀山名岸脅之㫄箸欲落����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象形,乀聲。凡氏之屬皆从氏。楊雄賦:響若氏隤。承旨切

english

clan, family; mister

氏字成语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羿氏舛射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假门假氏 夫己氏

氏字词语

摄氏度 磈氏 剞劂氏 白氏长庆集 春官氏 阪泉氏 伏羲氏 百氏 包牺氏 菙氏 阏氏 庖牺氏 鲍氏骢 猋氏 班氏庐 保氏 嬴氏 南氏 贾氏窥帘 宓羲氏

汉字查询结果由 www.fanwenzhan.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