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成语大全 > 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最后更新2021-06-25 12:51:58

成语解释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成语繁体分道揚鑣

成语简拼fdyb

成语注音ㄈㄣ ㄉㄠˋ ㄧㄤˊ ㄅㄧㄠ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辩析扬,不能写作“杨”;镳,不能写作“标”。

近 义 词各奔前程、风流云散

反 义 词志同道合、并驾齐驱

成语例子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英语翻译each going one's own way

俄语翻译пойти рáзными путями

成语谜语分手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国都原在平城,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据《北史》载,“洛阳令”即“京兆尹”元志,曾同“御史中尉”李彪发生过 一件有趣的争路纠纷。 据说元志仗着自己有些才能,相当骄傲,对于某些学问不高的大官贵族,往往表示轻视。有一天,他坐着车子正在街上走着,恰巧遇见李 彪的车子迎面过来。那时,官员出门总是前呼后拥的,官职越高,随行人马就越多,威风气派也就越大。老百姓在街上遇见他们,老远就得回 避。官职低的官,也得让官职高的官先走。如遇官职相仿,客气些的也就让道。元志论官职是应该让李彪的,可是他瞧不起李彪,偏不相让。 李彪很生气,当场训斥元志。元志不服,两人就争吵起来。 元志和李彪到孝文帝面前去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 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 孝文帝听了,不愿意评判他们谁是谁非,便笑道:“洛阳是寡人的京城,应该分路扬镳。从今以后,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