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字典查询 > 汉字《咄》
汉字 咄

(繁/简体字:-) 拼音:duō 注音:ㄉㄨㄛ

部首: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KBMH 五笔98:KBMH 仓颉:RUU 郑码:JZZI 电码:0732

笔顺编号:25152252 四角号码:62072 UNICODE:5484

基本字义

duō   ㄉㄨㄛˉ
  1. 〔~~〕表示惊怪,如“~~怪事。”
  2. 表示呵叱:“~!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英汉互译

hoot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t3deot1
  • 客家话:[梅县腔]zot8[海陆丰腔]chot7(dot7)(doi2)[客英字典]chot7tut7[台湾四县腔]zot7(dot7)(doi2)[客语拼音字汇]dod5[宝安腔]zot7
  • 潮州话:zuag4(tsuak)[潮州]zuêg4(tsuek)[饶平]cuag4(tshuak)

详细解释

  • duō

<叹>

  1. (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tut-tut]
    1. 咄,相调也。——《说文》
    2. 咄,相诃也。——《字林》
    3. 咄,啐也。——《苍颉篇》
    4. 咄!口无毛。——《汉书·东方朔传》。注:“叱咄之声。”
    5. 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记》
    6. 咄!你是个破落户。——《水浒传》
  2. 又如:咄叱(呵责);咄啐(呵斥);咄骂(呵斥辱骂)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咄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沒切,敦入聲。《說文》相謂也。《前漢·李陵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又《廣韻》呵也。《戰國策》呴籍叱咄。《前漢·東方朔傳》朔笑之曰:咄。《註》師古曰:咄,叱咄之聲。 又泉名。《寰宇記》咄泉在淨戒寺北,人至泉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涌,咄之則涌彌甚。 又《韻會》咄咄,驚怪聲也。《後漢·嚴光傳》帝卽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爲理耶。《晉書·殷浩傳》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又《增韻》咄嗟,咨語也。《晉書·石崇傳》嘗爲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又《正字通》或曰汾晉之閒,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諾。司空圖作休沐記用之。 又《前漢·西域傳》郁立師國,王治內咄谷。《註》咄,丁忽反。 又《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掇。《玉篇》叱也。 又《前漢·東方朔傳註》鄭展曰:咄,音豽裘之豽。◎按師古以鄧說爲非,然鄧有此音,今存之。 又叶都聿切。《蘇轍·香山賦》母令東坡,聞我而咄。奉持香山,稽首仙釋。

说文解字

  • 《卷二》《口部》 ·咄
  • 相謂也。从口出聲。當沒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相謂也。謂欲相語而先驚之之䛐。凡言咄嗟、咄唶、咄咄怪事者皆取猝乍相驚之意。倉頡篇曰。咄、啐也。說文。啐、驚也。李善注曹植贈彪詩引說文。咄、叱也。从口。出聲。當����切。十五部。

english

noise of rage, cry out in anger

咄字成语

咄咄逼人 咄嗟立办 咄嗟便办 咄嗟叱咤 咄嗟之间 咄咄书空 咄咄怪事 乐嗟苦咄 书空咄咄

咄字词语

咄咄逼人 叱咄 咄咄 咄嗟 咄叱 咄嗟叱咤 汩咄 咄唶 咄呐 咄嗟立办 忉咄 咄诺 咄啐 咄咄书空 咄咄怪事 喃喃咄咄 咄呵 咄骂 咄嗟之间 嗞咄

汉字查询结果由 www.fanwenzhan.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