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字典查询 > 汉字《兀》
汉字 兀

(繁/简体字:-) 拼音: 注音:ㄨˋ

部首: 部外笔画:1 总笔画:3

五笔86:GQV 五笔98:GQV 仓颉:MU 郑码:GR 电码:0335

笔顺编号:135 四角号码:10212 UNICODE:5140

基本字义

  ㄨˋ
  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英汉互译

stand up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t6
  • 客家话:[梅县腔]ngut7[海陆丰腔]ngut7[客语拼音字汇]ngud5[宝安腔]ngut7[客英字典]ngut7[台湾四县腔]ngut7
  • 潮州话:温4,ug4(uk旧时又音ngurt)

详细解释

  1. ——“兀秃” wūtu:同“乌涂” wūtu。
  2. 另见 wù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儿字部》 ·兀 ·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词性变化

〈动〉动摇,摇晃 [shake]

    1.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后汉书》

〈副〉

  1. 还;仍然;到目前依旧 [still]。如: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2. 笔挺地 [upright]。如:兀坐(端坐)

〈代〉

  1. 这,那 [this;that]。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2. [名]∶姓
  3. 另见 wū

说文解字

  • 《卷八》《儿部》 ·兀
  •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儿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凡从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讀若敻。敻今韵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韵十月者、元之入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其平聲讀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茂陵有兀桑里。地理志右扶風有茂陵縣。郡國志同。許多言鄉言亭。此言里者、葢周秦舊名。

english

to cut off the feet

兀字成语

陶陶兀兀 冥然兀坐 兀兀穷年

兀字词语

突兀森郁 傲兀 兀鹫 可兀的 臬兀 荡兀 尚兀自 静兀兀 屹兀 赤留兀剌 兀奡 硉兀 兀臲 鹘兀 冥然兀坐 马兀 珑珑兀兀 兀兀穷年 突兀 兀硉

汉字查询结果由 www.fanwenzhan.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