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字典查询 > 汉字《吁》
汉字 吁

(繁/简体字:-) 拼音: 注音:ㄒㄩ

部首: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五笔86:KGFH 五笔98:KGFH 仓颉:RMD 郑码:JAD 电码:0675

笔顺编号:251112 四角号码:61040 UNICODE:5401

基本字义

  ㄒㄩˉ
  1. 叹息:长~短叹。
  2. 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英汉互译

appeal sigh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hi1yi1[梅县腔]hi1[宝安腔]ji1hi1[客英字典]hi1[台湾四县腔]hi1wu1[海陆丰腔]hi1wu1
  • 潮州话:u1ru6

详细解释

<叹>

  1.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义 [oh]
    1.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书·吕刑》
    2. 吁!惊也。——《说文》
    3. 王曰:“吁,来!…”——《史记·周本纪》
    4. 吁!是何言欤?——《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2.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吁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 〔古文〕����《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词性变化

〈动〉

  1. 叹息,叹气 [sigh]
    1.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明珠记》
  2. 又如: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3. 吐 [breathe out]。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1. 云何吁矣。——《诗·周南·卷耳》
  4. 另见 yū;yù

说文解字

  • 《卷二》《口部》 ·吁
  • 驚也。从口于聲。況于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驚也。从口亏聲。況于切。五部。按此篆當����,說見亏部。

english

interjection 'Alas!'; to sigh

吁字成语

长吁短叹 都俞吁咈 气喘吁吁 吁咈都俞 长吁短气 短叹长吁 短吁长叹 吁天呼地 局地吁天 呼天吁地

吁字词语

呼吁 嗟吁 长吁短叹 噫吁嚱 长吁 气喘吁吁 咍吁 覃吁 都俞吁咈 喘吁 长吁短气 短叹长吁 短吁长叹 喘吁吁 噫吁唏 哀吁 吹吁 吁俞 呼天吁地 歔吁

汉字查询结果由 www.fanwenzhan.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