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两篇

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两篇

2016-11-23 15:39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一

软性方面

1、“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即使这样,这样的观念就一定适合吗?我们从企业hr者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还是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的:“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2、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3、“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4、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二者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在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06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5、“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四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结论

1.1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1.2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1.3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1.4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1.5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2、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2.1 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

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2.2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2.3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品德不应该受冷落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2.4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二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报告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于署假期间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 素质 能力 政策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热词。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日益提高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

大学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专业能力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二)大学生社会经验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

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的自信心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五)专业对口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三、总结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