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关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

关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

2016-11-03 15:38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我县市政供水基础设施的调查报告范文一

根据国务院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暨对口支持会议精神和市委、市************领导指示精神,在县建委的直接领导下,我司以实践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的观念对我县给水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给水基础设施的现状

受地理环境、区域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给水基础设施现状远远落后于其它城市。县内发展也极不平衡,总的来说,城镇优于农村,城区优于乡镇。目前,我县汉丰、镇东、丰乐城区人口近11万人,供水面积近5个平方公里(其中旧城2个平方公里,新城2个平方公里,丰乐1个平方公里)。主要由日供水能力2.4万吨的石龙船水厂、1万吨的驷马水厂及0.5万吨的姚光荣水厂承担。供水管网干线总长近30km,最大管网直径400mm,石龙船水厂和驷马水厂均以南河水为水源,姚光荣水厂以东河水为水源。随着2007年旧城按175m清库,现有石龙船水厂被全部淹没和彻底关闭。2009年三峡水库按175m蓄水,驷马水厂及姚光荣水厂取水泵房均需要不同程度的改造。旧城的管网使用年限长,老化腐蚀严重,淹没后不能原功能利用。总之,随着旧城搬迁,现有石龙船水厂和旧城给水管网面临着全部报废的局面。

目前,我县城区供水水质基本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但受给水基础设施投入、制水工艺的限制和老化腐蚀管网的影响,致使我县城区水质还不能完全达到卫生部高标准要求,特别是浊度指标难度更大,但总的情况城区水质优于乡镇。因此,如何加大投入,改进工艺,提高水质,就成了当务之急。

按照移民资金双包干规定,我县给水基础设施的搬迁实行移民资金“双包干”的政策,坚持“谁家的孩子谁家抱”。按照新城建设规划,200*年前要建成包含中吉、安康、平桥在内的给水管网80余公里,需要建设资金6000万元,200*年前要建成日处理10万吨的陈家坪水厂需要资金9600万元,共需建设资金1.6个亿,而移民双包干资金仅有1.1个亿,尚差资金5000万元,资金差口严重,移民资金到位不同步。

二、我县给水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给水产业结构单一化是瓶颈。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水养水”的单一化产业链在短期内还难以改观,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如何形成以水为主业的相关产业网是给水行业的发展趋势,这需要在给水发展规划方面作宏观调控。

2、加大搬迁力度,尽快完成陈家坪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是基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家坪水厂和配套管网的建成,是水务公司生存的基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按照规划要求,要在200*年前建成陈家坪水厂,200*年前配套城市供水管网,任务十分艰巨,资金差口严重,恳请各级************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彻底理顺“水价”机制是关键。自来水作为供水企业的生产成品,虽是特殊商品,但应主要由价格杠杆来调控。我县城区供水价格一直低于周边区县,虽然今年年初进行了水价调整,但仍属于亏损调价,国务院办公厅[2004]36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市政机制和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成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供水价格要以“补偿成本,合理盈利”为原则。因此,建议尽快实行“两部制”和“阶梯式计量水价”,促进我县供水事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自备水源的管理和统筹是难题。自备水源的管理和统筹问题一直是城市供水管理的一大顽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取水问题,二是排放问题。对于城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将严重影响该区域地下水的平衡,直接影响城市基础的稳定,轻则出现小范围沉降,重则出现房屋跨塌。城市污水处理费的收取往往是通过自来水价格为载体,取用地下水直接将污水排入污水管网,不仅规避了交纳污水处理费,而且加大了污水处理厂负荷。按照36号文件第十二条规定“切实加大对自备水用户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严禁用水单位在城市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擅自将污水直接排放水体,规避交纳污水处理费”。目前新城已陆续出现直接采集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单位和部门,为了保护地下水,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改善服务,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协调禁止在城区范围内开采地下水,将其纳入水厂统一供水对象中。

5、将“一户一表”制纳入供水规划是必然趋势。在计划经济时期产生和延续下来的多户一表制,面临着查表收费难、误差分摊难、安装不规范等多种弊端。我县旧城总表内用户近15000户,随着旧城的搬迁将全部实行“一户一表”制。为了加大力度,建议在规划上首先要求搬迁用户实行“一户一表”制。

6、加强综合管网规划设计是城市管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规划是龙头,城市综合管网规划直接影响到各专业管网的建设,影响到将来城市管网的正常运行。就我县新城已实施的综合管网来看,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暴露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出现了包括供水管道到内的各专业管网互相打架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强化综合规划协调的作用,同时监控好各专业管网的施工图设计。

7、合理布局具有污染性质的项目,加强污水收集与处理力度是保证库中库水质的关键。一方面将那些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项目放在库中库下游,让它们远离城区;另一方面要加大雨污管网建设的质量监控,保证污水全部正常输入污水处理厂,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及早制定库中库规划管理方案,严禁有污染的水上项目投入使用;四是要加大上游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保证库中库源水的质量。只有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库中库水质,真正体现滨湖城市风貌的真实含义。

总之,我们一定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认真研究,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吃上“优质水,放心水”,让企业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以上建议,仅是我司对我县供水基础设施肤浅的认识。

关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二

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于7月上旬,组织精干人员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座谈研讨,深入供热外网建设、城区次干道改造等施工现场等重要场所、区域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县道路、交通、供排水以及城市环保、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国际温泉名城建设目标,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6亿元,先后实施了8项重点城建工程,城市功能、品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实施道路改造工程。2010年至今共累计投资2亿元,改造城区次干道94条,特别是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大祁街、鹤乡路黑色路面铺装。目前,城区共有道路144条,道路总面积约43.56万平方米,使城区道路等级明显提升,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实施“三化”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科学进行城区绿化,城区园林绿化总面积达567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576.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5%,绿地面积达5.1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1平方米;城区共安装路灯1110盏,覆盖50条街路,亮灯率达98%;2012至2013年共投资6586万元实施了临街楼体立面改造、高速出口转弯道路加宽、高速出口标识绿化景观安装及南出城口高水平美化工程。实施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累计铺设和改造供水、排水管网131.1公里,供水面积4.48平方公里,承担林甸镇6.5万人生产生活用水。供热方面,城区房屋总建筑面积为359.2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管网182.75公里,集中供热面积为290.3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1%。实施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目前,完成管网建设7.5公里,安装入户2250户。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市政基础设施逐年得到完善,但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市基础建设总体上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级财力相对薄弱、资金筹措难等原因,我县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主要还是依靠上级,投融资渠道单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仍不能满足我县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二)缺乏总体规划指导。总体看,我县城市建设规划编制、执行不到位,存在随意建设施工现象。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普遍存在只重眼前、忽视长远发展的现象。特别是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到地上、地下同步,地面硬化与供、排水及供热、排污等地下工程建设各自为政,导致街道路面出现多次反复开挖、重复建设,不但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对原有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坏,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基础设施配套不够。虽然,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但建设起点相对较低,特别是道路、排水、排污等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网络,垃圾收集存放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功能提升。

(四)设施监管维护不到位。目前,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主要表现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部门权责不明,对工程监管、维护落实不够及时到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效益。特别是建筑车辆、机械载重上路、不规范操作,给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个别建设项目完工后往往无人管护,很容易受到人为和外力等因素破坏,给建设带来损失。

(五)市民思想观念滞后。受多年积习影响,部分市民仍然保留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缺乏公共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存在乱倒、乱堆、乱摆、乱放现象,不合理使用,甚至人为破坏城市基础设施。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办法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既是加快推动国际温泉名城建设需要,也是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期盼环境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创新思维,多渠道筹措基础建设资金。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用足用活现有的城市建设资金政策,认真研究上级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深入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细化城市收费项目,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科学合理的资金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扩大基础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建立和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体系,推动市政公用事业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理顺公用事业价格,积极引导、促进供水、供气、公交、供热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减少财政补贴。广辟投资渠道,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探索通过BT、BOT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

(二)着眼长远,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国际温泉名城”为最终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明确近期发展目标,突出重点区域、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旧城提升与新区开发,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划分功能区,科学合理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加快道路、供水、排水、排污、通讯、电信、绿化、环卫等设施的规划。同时,要增强民主决策工作,公开规划设计方案,广泛征求居民、专家的意见,完善规划的合理性、长远性,并强化规划监督,切实维护其权威性、严肃性。

(三) 提质扩容,加强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突出特色、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加强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快老城区雨水管网的改造进度,力争早日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改造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完成城区供水主管道,完善城市供水设施,提高城区供水质量,保障供水卫生安全;加强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供热计改和管网改造工作,逐步建立起城市供热新体制;加强城乡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设施,着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抓好城市园林绿化,结合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加强城区道路植树和绿化带建设,提高城市园林档次和品位。

(四)建管结合,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水平。要树立民建、民营、民管的大建设观念,坚持建管并重,运用改革思维办法,不断创新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新模式,真正形成人人都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理顺城管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当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逐步推进相对集中行使部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着力整治占街为市,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排油烟、噪音扰民、乱搭乱建、乱停放车辆等现象。同时,进一步配齐配强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加必要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同时注重部门整体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另外,要强化城市违规建筑专项整治,针对部分群众出现的私搭乱建、突击建房等现象,责令限期整改,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管理制度、对策办法,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发生

(五)宣传教育,营造市政基础建设管理良好氛围。在宣传和沟通上,有效利用现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加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氛围。通过在学校、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板、条幅、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要求和举措,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我县相应管理制度和办法,争取市民对市政建设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培养树立现代、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居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宣传工作,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自觉提高居民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德意识。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