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试题大全 > 语文试题 > 高考语文试题 > 2013东北三省二模语文试题答案(长春二模)(5)

2013东北三省二模语文试题答案(长春二模)(5)

2013-04-28 13:14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D. 小说围绕“这些藏书”,明写丁家忧书、保书、传书,暗写郝、郑、王三家借债、讨债、抵债,两条线索交织。

  E. 小说塑造了旧时藏书家的群体形象,从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感慨之余而肃然起敬。

  (2)丁聚会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伏笔,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6分)

  (4)有人提议将小说题目“四家书楼”改为“丁家书楼”,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多面剧宗范紫东

  薛龙

  八百里秦川,吼一声秦腔,梨园西北风过耳。秦腔以其“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艺 术风貌独树一帜。秦腔史上,群星汇聚,最为耀眼者即秦腔一代宗师范紫东。

  范紫东以雄浑的史剧风格著称于世,被誉为“现代关汉卿”。他一生笔耕不辍,大小 戏总计69本,结集为《待雨楼戏曲》。生于乱世,范紫东以寸管之笔书写了时代风云的 变幻。其“史剧”代表作有写戚继光驱逐倭寇的《鸳鸯阵》、写秋瑾之英烈及郑紫纶女士之仇曰以提倡爱国精神的《秋风秋雨》等剧目。1915年,袁世凯承认“21条”,筹备称帝,革命成果几乎葬送之时,他编写《玉镜台》,借剧中人物之口大声疾呼“我中国得下了不治疾病,哪有个医国手痛下针砭”。

  范紫东长期生活于社会下层,往来于市井剧场之间,生活阅历丰富,生活中随时留心学问,又熟悉舞台艺术规律,编起戏来能得心应手。范紫东一般上午八九点钟起床, 外出以牌取乐,之后回房写戏。他打腹稿的能力很强,许多戏都是一气呵成。一天早上, 将要排演的新戏稿在路边被偷走,到了戏社,范紫东才发现戏稿被偷,他马上根据记忆把戏稿重新写了出来。

  抗战中期,日寇日夜空袭,不少名角不得已去外地搭班演戏,易俗社著名须生耿善民被兰州某剧团重金聘去,不料到兰州后,因种种原因耿失意返陕,要求重回易俗社。

  当时不少剧社中人本着人才难得又值非常时期便同意接纳,唯独范紫东为维护易俗社章程坚决拒绝,同仁劝说,他断然回绝:“你们要易俗社之章程,还是要耿善民?如果硬要 耿善民,我范紫东就出易俗社! ”

  范紫东出身乡村知识分子家庭,饱读经典,自小半耕半读。劳动之余,他坚持“三余’’ 读书,研究时势。所谓三余者,即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冬者岁之余也。近世以来, 西学东渐之风日盛,范紫东深感科学文化素养对民族振兴之重要性,吁呼“八股不废,则 中国不兴”。范紫东常向友人感叹:“读书人不务实学,即此一事,且不如商人,何以居 四民之首乎! ”

  少年时代的范紫东跟随在礼泉、乾县开馆授业的父亲读书、学习。,耳濡目染之下也影响了他矢志教育的职业选择。1902年,陕西大旱,范紫东为生计以年仅九串钱的低酬为人课子,子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从此,范紫东有钱了就去上学,没钱了就去教书。 前后七年,才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宏道学堂。毕业后,范紫东被西安府学聘请为 理化教员,又应健本学堂王子端邀请,兼任该校语文教员,走上了一条教育救国之路。 1926年春,全城物资匮乏,范紫东为健本学堂师生及家人不致饿死,高筑债台,学校也被迫关张。偌大中国,竟不能有容范紫东一?长教桌之地,他精神失常,几近丧命。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