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2016-10-26 15:42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联组织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优势,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相关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

一、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农村的主要成员。农村妇女不仅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农村这种以女性成员为主导的新格局,妇联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文明风尚,促进妇女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在作用发挥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妇女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妇女长期以来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业精神。大多数农村妇女仍然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方式,创业的主动性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掌握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另外,部分妇女在村里民主政治生活中甘当配角,不能大胆表明自己的态度,参与决策。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问题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妇女越来越多,她们家务、生产一肩挑,任务重、劳动强度高,生存压力大,加上固有的农村妇女保守观念,认为自己只能在家做家务,造成观念、信息、思想的闭塞,而有些丈夫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更新。夫妻间的这种反差易引发情感问题,带来家庭不和谐、不稳定。

(3)妇女自主创业、就业问题较多。虽然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就业机会较多,但不少农村妇女在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性差;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受家庭牵制和周围环境影响,绝大部分妇女不愿抛夫弃子,外出就业;妇女自主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调查显示,资金匮乏是妇女创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贷款不但手续繁琐,且贷款额非常低,不解决问题,高利息借钱,只能增加负担。资金上的困难,成为农村妇女致富的阻力。

(4)基层妇联组织存在薄弱环节。妇代会作为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村级妇联自建基地不多,普遍经费匮乏,导致工作运转困难,也影响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妇联组织为农村妇女增收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单一,覆盖面不宽,特别是面对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资金、信息缺乏这一矛盾,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富余劳动力和妇女转移力度还须加大。

二、当前妇联组织如何创新思路、发挥作用的探讨

随着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以及农村妇女发展的需求,妇联组织引领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

(1)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和技能。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以男性和年轻女性为主,滞留在家的大多是4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的中老年妇女。在被抽查的永安桥、李家、雅和等相对偏远村的 850名妇女中,19.8 %的妇女在企业上班,在家务农的占80.2%,只有16名妇女是自主创业的。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些妇女的素质和技能、拓展发展机会、实现增收致富是妇联面临的重大任务。

(2)如何为农村妇女拓宽致富途径。在家务农的农村妇女,他们既要种好责任田,又要照料好老人和孩子。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迫切需要一种比较灵活、技术含量又不高的的行业。因此,一些半成品加工、手工刺绣等就业项目,是切实解决就业和增收的比较可行的方式。

(3)如何加强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发挥阵地作用,培养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员少、经费短缺、办公设备简陋,甚至人员配备不齐,这些都制约着妇联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农村妇女权益受侵害的情况较为突出,她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都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唤醒农村妇女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参与公共事务意识,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做法的建议

(1)以提高素质为基点,培育新型女农民。妇联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妇女培训计划,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实施分层培训:第一是对能走出家门的青年妇女,开展缝纫技能、家政服务等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第二是对走不出家门的农业妇女开展种、养、加、花边钩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训,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第三个层面是对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女经纪人,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掌握现代营销本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培育一批懂科技、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村妇女和创业女能手,努力为建设新农村培养妇女人才。

(2)以做好妇女服务为落脚点,注入妇女组织新活力。基层妇女组织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结合下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村妇代会的建设。配强配齐村妇代会班子,将村里有威望、素质高、会致富的女能人吸纳到村妇代会班子,不断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充分发挥好妇联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好、作风实、业务精、能力强的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妇联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创新、协调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妇女的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要立足乡村妇女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越俎代疱,发挥好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县级农村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黑龙江伊春市林甸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日新月异,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与此不相适应的,农村基层妇女组织还存在诸如缺乏号召力、缺乏影响力、缺乏权威力等问题,正处于工作环境不够宽松,自身素质偏低、工作领域不宽、基层组织缺乏活力的边缘化的境地,很难适应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整合力量、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农村各项事务的工作需要,这是当前妇女工作亟需解决的工作现状,

县级农村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拟就如何借鉴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化解农村妇女工作边缘化危象的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林甸县9个乡镇,73个行政村、全丰农场3个连队、向阳乡良种场和乌拉嘎南沟屯,共建有村级妇代会组织78个,全县妇联组织实现了纵向到底的格局。村妇代会主任全部横向兼职计生员,有64名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占总数的82%。目前,全县共有妇女2.77万,其中农村妇女1.71万,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调查显示,我县的农村妇女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她们亟需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寻求发家致富的新项目,渴望在家庭生活、家务生产、村务管理中有一席之地。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应该说在长期的农村妇女工作中作出了大量贡献,但针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妇女工作需要,却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边缘化危象。具体体现在:一是工作方式的僵化。农村妇女工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尤为需要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却身处农村看农村,面对农妇抓农妇,未真正把农村妇女工作融入社会大舞台。二是工作主体的孤立。存在妇代会干部才是妇女工作者的片面认识,按着“大妇女观”的要求,应把妇联一家做的工作,拓展到大家做。三是工作对象的单一。长期以来,妇联工作的主要对象是老弱病残,而今农村妇女组织必须要注意将工作触角延伸到有能力、有闯劲的农村新女性群体,使妇联的工作对象在结构、层次、素质上实现新突破。针对以上“边缘化”困境,我认为妇女组织应与时俱进,走社会化路子,坚持“多赢”原则,兼顾多方利益,以变应变,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找准妇联所能、社会所急和妇女所需的最佳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开创携手共进,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做法: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参与,在农村妇女组织中运用社会化工作的几点尝试

妇女工作的社会化,是妇联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协调社会力量,争取社会支持,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促进妇女自身进步的过程。

一是主体的社会化。引进社会人员参与的组织建设模式。群团之间的社会整合。每个群团组织掌握自身的社会资源,要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好农村的社会性事务,就必须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林甸县妇联与工会、团委、科协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贫困家庭科技救助、剩余劳务培训输出等方面联合开展工作,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推动群团工作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主流。县妇联还在团的组织中培养“有激情、干实事”的村妇代会后备干部,为妇女工作建立人才库。政府部门的社会整合。主要是协调教育、卫生、民政、计生、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整合妇儿工委、“双学双比”领导小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小组等成员单位力量,解决妇女工作纳入主流和扩大覆盖面的问题。在农村妇女培训工作中,整合了劳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和农转办“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依托县职教中心和中心乡镇设立县乡两级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学校,使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有项目资金支持,有师资场地保障,成为常规性工作。针对农村缺少家庭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实际,借助社会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开展工作。与县教育局联合成立了家教宣读团,与司法部门成立了蒲公英法律宣讲团,与科技部门成立了巾帼科技讲师团,形成专职、兼职、志愿者、热心人士组成的有生力量,

内部人才的社会整合。以各级妇联组织的专职干部和基层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操作队伍、以热心妇女儿童工作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为基础的科研队伍,构筑了一个“树状”城乡妇女组织社会化工作体系,使妇联组织网络呈现出主干茁壮,枝繁叶茂的景象。社会化模式也为妇女干部提供了展示风采、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培养了大批懂经济、知法律、善协调、会管理的高素质妇联干部。弹性力量的社会整合。借鉴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组织架构理念,多方借助外界弹性力量的支持,争取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为本县农村女童建立了春蕾班,协调市兴安医院为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体检,联合金融机构开办小额扶贫贷款项目。结合新农村帮建工作,村妇代会与帮建单位的妇委会牵手,巾帼示范村与县直巾帼文明岗结对,在村屯的妇女工作与外界之间架起了金桥。

二是工作方式的社会化。运用项目化、课题化、媒体介入等运作形式。妇联组织发挥优势,将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承担下来,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妇代会主任工作职责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实施《妇代会主任激励保障机制》,年均工资提高了3倍,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制约村妇代会工作的瓶颈问题,极大提升了工作积极性。针对妇代会开展此项工作力量薄弱这一实现情况,采取招募社工、志愿者等模式实施工作人员的社会化运作,分批在36个村屯成立了巾帼文明服务队,这是一支不在编的工作队伍,由村妇代会根据需要,按照志愿者特长合理安排活动,将妇女工作渗透到了有妇女群众的每一个角落,强化了妇女组织力量。还在巾帼文明服务队中进行星级队员评定工作,累计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队员将得到相应的星级待遇,佩星级标识,给予强力宣传并获得县妇联提供的出外考察等机会,使妇女工作产生像“超女”效应的吸引力,推进了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力度和妇女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是受体的社会化。即满足广大妇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的社会化模式。林甸县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之初,即对农村妇女群众的所需所盼,通过采用综合调查、访谈和试点运行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分析,确定载体。一是以“农家女”大讲堂为平台,培育新型女农民。努力在系统性、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将选树的技术能手和创业带头人聘为顾问,与学员建立长期的指导联系,使大讲堂成为打造致富女能人的摇篮。二是以 “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参与村屯社会事务管理。帮助农村家庭摒弃不良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妇女积极参与改灶、改圈、改厕,使用新能源,创建“妇女美化一条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的同时,树立道德新风尚。妇女在奉献中体现了价值,在参与中赢得了地位。三是以开展“关爱女性维权行动”为结合点,推动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抓好对妇女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重视行使妇女参政权,积极推动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充分发挥女村委和女村民代表的作用,源头反映妇女意愿,引导农村妇女合理表达诉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单亲特困母亲救助、进城务工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等活动,维护她们的人身、婚姻、土地、劳动等合法权益。

展望:面对社会发展和妇女进步,用社会化模式经营农村妇女组织工作必将成为一股趋势。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妇女组织自身发展。村妇代会作为农村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应有其地位和作用,但部分村妇代会基本形同虚设,作用发挥不出来,活动开展不起来。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受经济报酬和经费的制约,村妇代会主任基本上兼任村计生员,不享受妇代会主任工资,厚此薄彼情况严重。另一方面,基层妇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妇女致富的本领,缺乏发动妇女和帮助妇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县、乡、村三级妇女工作头重脚轻。农村妇女组织要实现“华丽转身”,必须通过社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动员和发掘各类社会资源,并加以整合利用,最大限度服务妇女群众,提高民生福利水平,树立在妇女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妇女工作社会化还可使社会各界有机会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妇女工作及成果,有机会将农村妇女干部锻炼成为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处处逢源、能力扎实的可用人才。

二是有利于推动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需要调动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意识到妇女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视野的狭窄、小农经济和粗放农业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农村妇女参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自身素质不适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能,跟不上社会的迅猛发展。三是家庭美德建设不适应。我县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成果丰硕,但村内设施的改善与村内卫生“脏、乱、差”的不良文明卫生现象仍存在强烈反差,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待于在妇女中进一步倡导。建设新农村、在妇女组织中引进社会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引进资金和资源,拓展妇女创业培训、转移就业、扶贫等领域的项目合作,做到“实施一批项目,带动一片妇女,致富一块土地,提升一方文明”,助推新农村建设。

三是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谐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农村妇女工作与社会工作均事关和谐社会的成败。农村妇女权益保障欠缺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主要体现在:一是妇女的政治民主权利实现得不够充分。二是部分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等财产权利不能落实。三是部分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不力。妇女组织通过社会化运作整合资源,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维权网络。实现源头参与,向人大、政协多提议案和建议。加强法制宣传,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

衡东县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妇女组织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源泉,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半边天的农村妇女,既是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妇女在基层组织中的作用,推动我县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健康发展。县妇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采取个别乡镇妇联主席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我县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县农村妇女干部构成的基本情况。我县县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561个村,19个社区;总人口74.63万人,其中,女性35.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8.14%,女性农业人口占女性人口的70%以上。全县561个行政村、19个社区,有村妇代会主任561人、社区妇代会主任19人,妇联、妇代会组织的健全率、配备率均达到100%。另外,据统计,2014年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共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2395人,其中,女村干部563人,占全县村“两委”干部总数的23.5%;农村党员15306人,女党员1145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5%;女性党支部书记18名,占农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3.2%。2012年第八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后,共产生社区干部76人,其中,女干部26人(含3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占全县社区居委会成员总数的34.15%;社区干部中党员59人,女党员17人,占社区干部党员总数的28.8%(按照省政府关于实行村、居委会换届同步的决定,我县社区居委会今年未换届,将推迟到2017年1月与村委会同步换届)。

(二)我县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一是强化领导,形成共识。县委、县政府为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在2014年村“两委”换届时,下发了《衡东县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东办发[2014]2号)《衡东县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东办发[2014]1号)和《关于依法保障女性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当选的通知》,明确规定村委会成员中至少要有1名女性,每个乡镇女性村党支部书记的数量要在上届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力争每个乡镇有1名女性按照法定程序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确保女性村民代表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村妇代会主任100%进入村支两委班子。二是强化指导,分步实施。

按照省、市妇联关于依托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村、社区妇女之家的要求,县妇联下发了《关于加强标准化村级妇女之家建设的通知》,专门召开了村级妇女之家建设工作会议,切实加大了全县范围内村级妇女之家的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我县已经实现了村级妇女之家全覆盖,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妇女之家”2个、市级示范“妇女之家”1个、县级示范“妇女之家”28个,确保了村级妇联组织“有阵地做事”。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去年6月份,省民政厅在湖南师范大学举办“展璞计划”——农村社区发展项目暨村女两委主干培训班,我县有13名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了该项培训。县乡妇联还多次组织村级妇女干部和农村妇女骨干开展系列培训,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村妇女干部的素质,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在县妇联组织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中,创建了全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农村妇女岗位建功集体1个,有近5000名农村妇女通过培训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有力的提高了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三)我县农村妇女在基层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在近年的村“两委”换届中,我县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农村妇女担任村“两委”干部,她们在基层组织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成为了村“两委”班子的主心骨。农村妇女干部把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关心什么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以实干精神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如:大浦镇浅塘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偏低,是典型的贫困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正平上任后,筹集资金135万余元,建好了村级活动场所,完成了全村农电网改造,并将水泥路全部拉通到组到户,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妇女干部中有的创新思维强,她们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如:吴集镇水湖村妇女主任阳建红,看准了本村的区位地理优势,建立了以“村支部为核心,种植大户为骨干”的益兴达、兴国两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架设大棚钢架123个,发展蔬菜示范大户2户、提供就业岗位26人,年人均增收2.5万元。另外,还成立了药材种植基地,流转土地200亩,种植迷迭香等名贵药材,为村民开辟了多条增收之路。三是成为了维护稳定的有心人。有的妇女干部擅长做群众工作,平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如:高湖镇长垅村支部书记肖美云把维护全村平安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只要村民发生纠纷,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一年来,她共调处了54起矛盾纠纷,有效确保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村妇女干部的素质有待提升。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35岁以下的女干部仅占7.3%,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37%,思想观念不开放、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不足、政策理解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得力等,是农村妇女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农村妇女干部的优势有待发挥。除了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以外,农村妇女干部大多身兼妇女和计划生育工作,使得部分妇女干部思想认识发生了偏差,侧重计生工作,参与其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导致农村妇女干部在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三是农村妇女干部的待遇有待提高。实现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班子,是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大进步,但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还偏低,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还需进一步强化。

另外,村妇代会主任卸任后没有退休待遇,很多妇代会主任从事农村工作几十年,到老退休后生活贫困,压力较大。四是村级妇女组织的经费有待充实。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村内经费开支仅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而我县财政总体规模不大,投入有限,专门用于妇女组织的经费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希望上级部门能够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村级妇女组织平稳、有序运行。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妇女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妇女组织的建设,关心农村妇女干部的成长,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她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农村妇女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她们的政治、经济待遇,并将农村妇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妇女组织“有钱办事”。

(二)进一步规范对农村妇女工作的日常管理。要健全妇代会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使农村妇女工作日趋规范化和科学化,使农村妇女组织更具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另外,要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将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着力加大“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的建设力度,并立足农村实际,开展创新创业、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家庭创建、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村妇女在活动中不断进步、成长。

(三)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妇女干部的队伍建设。要严格农村妇女干部的选任条件,让那些年纪轻、文化高、懂技术、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妇女担任女干部,特别是要注重从女农技术员和外出务工又返乡创业的人员中挑选村妇代会主任,切实加大对女后备干部、女党员的挖掘力度,积极推荐优秀妇女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妇女干部的实践锻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对村“两委”工作进行合理分工,除了让妇女干部从事计划生育和妇女工作外,还要让其承担一些其他的中心工作,使她们在工作实践中能得到多方面锻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干部的培养力度。除了组织、民政部门开展的培训外,还要把农村妇女干部培训纳入农业、科技等单位的培训计划中,依托农技校、党员远程教育网站等多个平台,帮助她们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技能,让她们既能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的政策精神,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又能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致富本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致富的有力带头人。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