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地壳”

【词语】地壳

【五笔】FBFP

【拼音】dì ké 

【反义词】地核 

【解释】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分布极不均匀,最厚的陆壳可达70多千米,最薄的洋壳不足2千米。按成分可分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尽管质量只占全球的04%,但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相关搜索:  

基本释义

[ dì qiào ]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 外层。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6千米。分两层,上层由硅铝质岩石组成,下层由硅镁质岩石组成。上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大陆地 壳表层的岩石,有些经风化破坏后,在生物和人类的作用下形成土壤层。壳(qiào)。

详细释义

地壳[dìqiào]

地球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三十至七十公里。

徐迟《地质之光》:“似乎可以假定,由于南北向的挤压,这部分的地壳先是被剪切,然后又被张裂了。”杨朔《永定河纪行》:“恰恰在‘冰川擦痕’的周围,数不尽的工人、农民正用全力在开山劈路,修筑运河。这不止是擦一擦,而是在改造地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