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2016-10-26 15:18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日,我们深入三县一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题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一、现状与特点

环境就是竞争力。地级市成立以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改革创新多。2001年5月,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现已从成立之初单一的行政审批平台,发展为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效能监督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各县区行政服务中心都在跟进。全市正在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为企业服务全程代理。推行金融部门骨干挂职县区副县(区)长制度,强化金融服务。通过行政服务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转变了政府职能,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优化的进程。

2、监管力度大。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都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以查处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案件和治理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为重点。2008年,市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6个,8人受党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蒙城县近年来严肃查处了畜牧局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案、丽都花园伪造伤情敲诈勒索案等22个案件。通过大力查处,警示、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

3、环境改善显著。例如,安徽芳泽服饰有限公司到利辛县投资办厂,仅用20分钟就解决了所有审批问题。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0-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财政总收入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4%,而2006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增长都在1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增长都在26%以上。

二、基本做法

1、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市、县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打造公开、公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廉洁高效运行机制”。蒙城县召开了两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万人动员大会,优化环境的文件每年更新一次,他们还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年终综合考评。我市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广泛宣传报道,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

2、抓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率。

构建监察信息网络。开设市长热线;在市直33个执法单位设立机关效能投诉受理中心;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等6个窗口单位设立投诉受理点,大力建设县乡两级投诉受理机构;市、县区投诉受理中心和各新闻媒体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在市电视台和电台开辟“阳光投诉”和“行风热线”栏目;在8个重要部门聘请8名特邀联络员,在全市96家企业建立发展环境监测点;市、县区都成立了经济“110”巡查队。

注重督查实效。一是效能督查。督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做到一会一通报,典型问题及时曝光;开展大规模效能制度督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对违规人员做出严肃处理;对重大活动进行专项督查,组织暗访和电视曝光。二是专项检查。组织实施《行政许可法》、规划效能监察、土地市场整治、政务公开等专项检查,采取通报批评、监督整改、立案调查等方式,对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三是经济“110”巡查。近年来,市、县区经济“110”巡查队组织巡查10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51个,纠正违规行为110余项,移交公安机关处理6人。四是重大典型投诉调查。严肃查处了市开发区执法大队、谯城区行政执法局薛阁大队、市交通局交管站负责人等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

3、抓资源整合,推动服务创新。

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1)加强项目管理,丰富服务内容。全市所涉行政审批和许可的项目应进俱进,目前已有33个单位的297个项目进入大厅开展审批或服务工作,设有车管、房产两个分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基本完善。中心实行窗口首席代表制、并联审批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AB角制等效能制度,年度项目办结率100%,其中即办件比率达80%以上,承诺件办理时限压缩为5个工作日以内,

(2)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建立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评议制、责任追究制、主动澄清制等制度,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现场咨询、印发明白卡、发送手机短信、开通信息公开网等方式,使政务公开由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延伸。(3)增设招投标服务中心,规范招投标交易行为。2009年1月至5月,市招投标中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74项,节约资金1144.4万元,节资率23.3%;工程招标项目36个,为投资方节约资金约1.4亿元,节资率15.1%。

推行“两项代理”,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两项代理”是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为企业服务全程代理。(1)2007年6月以来,我市逐步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211个项目全部纳入代理范围,并实行网上智能监控。(2)2008年底,我市启动为企业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每个具有行政审批、执法、管理(服务)职能部门,都要确定1名代理员为企业代理事项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健全10项制度,逐步提高为企业服务全程代理的规范化水平。

4、抓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亳州市党政机关工作质量管理标准》,把ISO国际质量管理理念导入日常工作。二是建立督查投诉制度。实行模拟仿真督查。制定《亳州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工作规则》,健全投诉受理机制。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制定《亳州市市直单位绩效考评办法》和《亳州市民主考评市直行政执法审批管理(服务)单位百名科长活动实施方案》。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亳州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暂行办法》、《亳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和《市纪委监察局关于优化全市发展环境的若干纪律规定》,加大问责和惩戒力度。

三、主要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发展观念不强。

个别单位工作上责任不明、措施不硬、落实不力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有行政执法和审批权力的部门,各念各的经。诚信意识淡薄,对外来投资者,答应的政策条件和服务往往打折扣、不兑现。

2、服务意识淡薄,作风转变不够。

少数单位部门利益至上,窗口授权不彻底,有的审批权明放暗不放,政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少数干部以权谋私,“中梗阻”现象严重,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人为设置障碍,如蒙城县民政局在办理结婚证时捆绑卖书问题;个别职能交叉部门,有利就上,无利就让;个别执法人员变部门权力为个人权力,生人熟人不一样,有“礼”无“礼”不一样,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性较大;个别部门以罚代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出现了“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新三乱。

3、一些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例如,谯城区在土地、环境保护、项目申报等方面没有执法权或审批权,需向市里报批,降低了行政效率;乡镇政府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执法权,权责不对等;有的县行政服务中心是事业编制,在协调行政单位工作时不顺畅;警力不足,按国家规定一个地区的警力应该是总人口的万分之十,而我市不到万分之五,同时,公安部门办公经费不足,这也是乱收费、乱罚款诱因之一。

4、资源配置到位难。

土地、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这里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四、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优化人文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建议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我该怎么做”大讨论,让广大干部从依法行政、遵纪守法、权力观、诚信意识等方面深入剖析自己,树立“人人是亳州形象,人人是亳州环境”的理念。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并针对新形势,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文件,各部门各单位制定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在电视台开辟“优化环境”专栏节目。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发展环境建设的新规定、新举措、新动态,对发展环境建设的热点、焦点问题、先进典型和干扰破坏发展环境的反面案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连续性报道。

打造诚信亳州。营造统一透明的政策环境,推行政府和部门服务承诺制,构建诚信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根本,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机制。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奖惩机制。各窗口单位要扎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把职业道德、职业信誉、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个人。对招商引资项目要切实落实各项服务承诺。

(二)改革创新,优化体制环境。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所有办理行政许可项目,一律进行政服务中心,禁止多头办理、“前店后坊”。依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凡是法律未禁止的一律放行,条件能不前置的就不前置。继续落实窗口首席代表制、并联审批制等工作制度,加快电子监察为主体的电子政务建设,筹建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招投标电子监察综合信息平台,在各业务窗口逐步推行网上审批或服务,逐步实现市、县区中心与各部门的业务网络对接,切实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

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对权力部门及权力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解决执法部门经费不足的问题,调整市、区权力的划分,解决职能部门越位、缺位、错位和“收钱养人、养人收钱”的问题。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范文二

市委九次党代会提出了“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战略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发展是基础,而经济环境建设是前提和保障。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

一、我县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1、以推进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县政府根据《xx市第四批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对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2个单位重新制定了审批事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能够现场办结的,全部由授权窗口直接办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1503项,全部按时办结,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亲商为服务重点,完善奖惩制度,选树创业典范。对原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县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加强城市建设,打造环境品牌。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县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单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

2、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审批周期仍比较长。二是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让那些有意向到深泽投资兴业的客商愿意来,来了以后留得住,真正为我县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增加后劲。

3、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深泽是石家庄地区的边远小县,人才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4、人文环境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投资环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服务质量的竞争上,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改善的焦点和重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二是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尽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入园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2、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进一步增强亲商、安商、扶商的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良好氛围。二是要充分发挥县政务中心的作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集中、限时审批,真正实现“一个头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三是要积极建立健全与企业对话的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及时收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监督政府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县招商部门要及时召开政策说明会,将应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及时传达到外来投资企业,让企业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权”和“知情权”。

3、重视制度创新,整治执法环境。一是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认真推行检查准入制。建议对新上建设项目推行“封闭运行”的制度,进一步减少随意性检查、收费现象的发生。二是健全完善行风评议监督机制。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形成给企业多服务、多沟通、多出主意、少找麻烦,“一切围绕经济转、一切为着经济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推行一次投诉查实惩戒制度。企业或群众投诉执法人员有不规范执法行为等问题,经调查属实,被投诉人确有过错,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立即调离直至辞退。

4、重视文明创建,进一步整治人文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生动局面。二是继续加强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整顿,认真清理乱搭乱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容城貌。三是按照实现“四个深泽”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精品城市,给外来投资企业进一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

对于影响我县投资环境的一些重大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做法,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xx作出不懈的努力。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实现我区“切实融入湘南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北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全区上下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据要求,我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区经济发展环境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我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优化发展环境的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全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5年以来,共完成市级重点项目13个,区级重点项目56个,连续4年荣获市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称号,共协调处理各类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纠纷504起,为促进全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区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努力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使办理时间比规定时间缩短了一半。对限额以上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代言人制度;对全区新建、在建重点工程(或项目),确定一名区级以上领导干部为联系人,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协调小组,负责全程协调解决重点项目从立项、建设到投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创立完善施工环境预警机制和重点项目建设“三级联席会议”制度。

对区属范围内的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乡镇街道、区治理办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征地补偿、劳务价格、材料价格等问题在项目正式开工前进行专题研究,尽最大限度减少了阻工现象,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裕湘面业二期工程、华天大酒店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大大增强了我区经济发展后劲。目前,宇腾化工电铅溶池熔炼、云南锡业采选等项目进展快速。

在招商引资大发展的同时涉外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量比重呈稳定上升趋势,涉外税收增长成为全区总量税收增长重要“一级”拉动全区税收总量增长的贡献也是呈逐年增大。据2015年全区税源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2015年涉外税收总量年平均增幅高于全区税收总量年平均增帐3.31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2个,引进合同外资17721.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638.19万美元。

2015年1至8月,共新批利用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2546万美元,完成计划数的73%,同比增长296%;实际到位外资90100万元,同比增长42%。

二、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体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国有企业改革成本高,外资企业存活率低等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发展环境的制约。优化发展环境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

1、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落实难。有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摆正管理和服务的关系,重管理轻服务,在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囿于部门利益;有的部门经济利益至上,以罚代管,并把罚款指标进行量化,无利益时该作为的不作为,有利益时不该作为的乱作为,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有的部门服务变味,搞行业垄断,推销产品,赢取利益;有的部门执行政策过死、过硬、过高等等。

近年来,围绕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但一些制度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如涉企收费、检查的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机关效能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有些部门遇事推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违诺的惩处和问责还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彻底,未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合力。

检查部门多,且独立行事,这家查了那家查,导致企业很大一部分时间在陪检查。不少法律法规在赋予行政机关权利的同时,对权利形式的具体程序特别是时限规定不甚明确,致使一些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执法随意性很大。据反映,企业最多要与七个以上的政府检查部门打交道,每个部门就是每年检查4 次,每次三天,如果错开检查,企业也得赔上84天,占全年工作时间(250天)的33.6%。实际工作中,企业受干扰的程度远远大于这个比例,因为有很多防不胜防的假检查。许多企业家为了节省时间耗费,往往在检查人员一上门时就支付了难费,或者热情款待以消灾减祸。否则,有的没有错误会一直查到发现错误为止,使得企业疲于应付。

2、区级职能不全,协调难度大。我区地处中心城区,撤市建区后,我区规划、国土、环保、城建等职能相继上收,税务、工商、公安均是市垂直管理部门,区级职能残缺不全。项目建设中涉及土地、规划、用水、供电等手续都需市级以上部门审批,手续繁复。市、区常存在争项目、争资金、争税收的现象,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一些原本可以办成的事办不了,且久拖不决。

如石盖塘工业小区内的一些项目,区建设部门要求项目业主办理审批手续,而市建设部门却要求到他们那儿办理。市级国土、规划部门也常对勘查设计的规划图常互不认可,导致业主无所适从,劳民伤财。土地审批手续办理最短也要一年以上,使得前来投资兴业的开发商望“地”兴叹,甚至心灰意冷,撤资走人,另择佳地。出现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时,处理时间周期长,协调难度大,耗费成本高。

中石油郴州分公司龙泉路加油站建设项目在未进行听证亦未向XX区和项目所在地郴江镇先期协调的情况下,就直接通过省有关部门进行了环评和立项,违反有关规定自行选址在商业密集区和人口稠密区,油罐与居民生活区最近距离不足8米,周边商户村民反映强烈,多次到市、区上访要求终止该项目,甚至与项目方发生持械对峙。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协调下,区治理办、区政法委、郴江镇政府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三里田村三里田组开展协调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艰辛努力,前后进行了几十次协调,最终项目终于顺利建成。但是目前仍然隐患重重,污染和噪声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群众意见很大。

3、企业周边环境不尽人意,打击处置难。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比较复杂的社会原因,“三强五霸”和一些治安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反映较为突出。同时矿产资源纠纷、矿山与周边村民纠纷,强行参运、强买强卖及阻工等现象仍不时发生。

在工业园二期工程的开发过程中,绝大多数村民能支持工业园的建设,但也有少数村民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从一己私利出发,提出一些不合理、不合法、更不符合实际的要求,有的甚至阻挠、干扰政府征地工作,设置种种人为障碍。尽管区治理办召集有关单位和乡、村两级组织多次召开协调会,中标单位也同意将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简易工程、材料运输、土石方运输等从主体工程中细分出来,在同质同价的原则下由被征地村民小组集体承包,但极少数人对此仍不满足,提出所有工程由其无条件承包,以达其“提篮转包”的不正当要求。

云锡项目建设中,周边村民也常强行索要工程,华明锰业由于未答应一村民要工程的要求,村民就告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后经环保部门调查,各项监测指标合格。武广铁路建设过程中,华塘镇毫里村一组村民罗小友伙同罗能丁、罗勇军在华塘镇毫里村武广铁路施工料场对外来进料卡车进行强行卸车,同时索要卸车费。这些进料车都是翻斗车,不需要卸车,他们强行对每辆车索要50元所谓的卸车费,严重干扰了国家重点工程施工环境。

而目前来说,对破坏重点工程施工环境的行为,公安机关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办法,且取证难,导致打击处置难等。

4、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一些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银行贷款机制不够健全,银行贷款额度少且市批程序繁锁。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没有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银行监管存在一些弊端。社会信用意识差,导致逃贷、拖贷现象时有发生。银企关系不协调,企业贷款难;市场体系不够合理,商品交易市场与人才交流市场不尽活跃,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规划没有较好形成。

在硬环境方面,我区园区建设速度缓慢。相比相邻的韶关、赣州等地,缺乏竞争优势。韶关、赣州环境宽松、门槛低,无论是地价还是水、电价格均低于郴州价格。如韶关、赣州、北湖的土地价格分别为 3、4.33、6万元/亩;水价为0.73、1.2、1.24元/吨;工业用电价为0.54、0.54、0.64元千瓦时,郴州劳动力价格也与另二地基本持平。我区城镇市场建设存在散、小、弱、差的现状,且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特色,集聚力和辐射功能不强,整合优化的力度不够大。以至出现了一些客商到郴州看,到赣州留的局面。

政策兑现难。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一些应返还给工业园区的费用未能及时兑现。园区综合管理权限未按文件要求下放。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郴资桂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决定》(2015年7月18日)关于园区管理权限规定:“郴发〔2001〕22、23号文件下放给开发园区的综合管理权限,除规划、国土资源管理权外,其他权限坚决按文件要求下放。

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对开发园区下放初审权”,但北湖工业园及其入园企业各项手续的办理一般都在市直部门,市直相关部门并未按规定下放相关权限。东汇宏力混凝土有限公司投产后,由于市政府执法力度不够,“政府推行令”难以落到实处,混凝土产品的实际供应量不足市场需求量的5%,造成产能的极大浪费和资源的闲置,导致企业投产二年连续亏损。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了市、区招商引资形象,影响了郴州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品位。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经济发展环境,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核心。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更要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要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

1、围绕服务环境,加强干部群众思想教育。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队伍、人民群众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一个人就起到决定因素。因此,切实让全区干部群众明确“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投资主体”的深刻内涵;明白外商来我区办企业、上项目,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同时,对在优化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那些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有意刁难企业和投资者的人和事,给予公开曝光,扩大教育和震慑效果。对领导不得力,工作不落实,影响环境建设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个人不作为、乱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坚决实行待岗、离岗,直至撤职或清除出机关队伍。对纳入重点联系的企业,部门执法人员到企业执法检查,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到区治理办办备案后方可进入,否则,企业可以拒绝检查。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规范化建设,狠抓全程代理制的落实,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项目审批代办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进一步规范政务管理,优化办事规则、精简办事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缩短项目运作周期,降低外来投资者的营商成本。明确一名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担任协调联络员,负责全程办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项目审批手续和各种证照,对各部门项目审批和办理证照实行限时制,凡无故拖延不办的,对其经办人、主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2、围绕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与办事质量。一是建立和完善效能管理体系。规范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强化优化经济环境和行政效能的监察。充分发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作用,重新修改和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优化经济环境的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强化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做到一月一暗访,一月一通报。

对违反机关效能监察有关规定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整改一起。三是建立行政执法部门中层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强化部门内部管理与监督,彻底解决部门办事“中梗阻”问题。要斩断部门与收费罚款间的利益联系,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严禁乱检查乱罚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影响发展环境的案件,对权力部门的权力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问题,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区党政机关人员、社团组织人员以及优化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企业法人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代表,对行政执法部门及政府公共服务行业进行民主评议。重点评议勤政为民,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评议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凡企业、商户、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举报,情况属实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单位评先资格,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得提拔重用。五是抓好行政审批服务代理制的落实,为外来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六是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真正做到收支脱钩,杜绝坐收坐支问题。要把“阳光收费”制度推进到位。建议由区政府办、区治理办牵头,会同区发展改革局、区物价局、区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对全区执法执收单位的行政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对明令取消而还在收费的项目要坚决废止;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停收;对浮动幅度较大的收费项目应取下限;对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收费项目要实行听证。重点对建设环境方面的问题、“四乱”行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进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向施工单位索拿卡要、故意刁难和借机敲诈等行为。五是从根本上治理滥用行政检查权的问题,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到企业检查,必须到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先行备案,领取行政检查许可证才能进行。实行统一、综合的检查,以节省企业应付各种检查的时间。

3、围绕治安环境,着力推进“平安北湖”建设。加大经济发展环境的专项整治力度,尽快出台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可操作性强的处理规章和办法,切实避免公安机关人员无从下手、执法难的现象。全面落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挥铁拳,施重典,始终保持 “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治企业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周边的阻碍项目施工、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断水断电、堵门堵路等破坏项目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对敲诈勒索、蓄意滋事、恶意伤害企业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等“黑恶”势力要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切实保护企业和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对涉及区级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案件,要进行严肃处理。

4、围绕诚信环境,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诚信社会。努力完善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规范市场交往中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完善市场规则,加强舆论监督,健全企业退出机制,构建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

5、围绕政策环境,着力抓好政策的落实与兑现。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并确保落实到位。同时,在不违背上级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搞好本地区优惠政策的兑现,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多与市级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尽可能妥善处理土地、税收、项目立项等问题,尽量化解市区两级职能差异问题,力争达到共识。

要经常和民营企业主联络,采取多种形式,把区政府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把国家税法与区政府优惠政策的结合点给企业讲清楚,特别是税金地方留成部分的计算方法、汇算清缴的法定程序给广大民营企业主讲清楚,让他们心中有数。应返还数额应全额返还,最大限度地使他们体会到政策的优越性。进一步扩大“一口收费”管理范围,努力减轻企业税外负担。

针对我区属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多,征地多,对我区比较突出的项目建设周边环境问题及土地征用后的失地农民安置和补偿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在项目立项前和土地征用前,要广泛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反复协商,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并及时兑现。做到同时规划、同时处理,而不是仅仅先考虑立项问题。进一步完善区、镇、村、组四级协调的机制,尽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当中。对破产企业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要千万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企业在招工时要优先安排他们进厂,让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共同创造和谐的周边环境。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