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哲学范文 > 人生哲学 > 初探“生活世界”思想哲学论文(5)

初探“生活世界”思想哲学论文(5)

2016-11-30 10:28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因而表象被我关注是因而我们各自的存在时间上的不合拍。这种不合拍,只有让我在我之外去找,而不能在我之内找,因为在我之内的存在是从整体上与我临近的合拍关系,还是彼此拉伸,牵引,从我有我与自己内在的存在(亲在)临近于物我不分的关系。“这是牙刷”或者“这不是牙刷”都表明我与牙刷的时间上的远离,最不合拍。因而,能被见的,不是我自己,能被我说的,也最不是我自己,存在者和存在最终是时间上远离,要追问存在本身,就是追问时间,的确是如海德格尔说的,需要追问在者如何“存在”起来的。而那些“在者”不是本源的,本源存在是“在者”为何在起来的那个原因,或者就是存在活动,让表象成为表象的那个存在,最根本的就是永动不息“自我凹凸”着的时间。

因而,我对牙刷的关注的“看”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主体规划客体,也不是客体支撑主体,而是“会”,我们会于此。我们之所以会于此,是各自存在(自在)的时间性向着合拍方向努力的规定,是存在在时间流变之中,持续地“凹凸”,必须适应整体(世界)存在的时间合拍性,是被要求在时间的这个“一”中,我们“相会”是世界的“一”即时间,从总体上的要求,有了这个要求,我们才能“会”。而那个整体世界存在(时间)的对世界一切的表象的存在统归为“一”,这个“一”类是中国人常说的“道”。我(生活主体)对外物“关注看”的这种关系,表明我们有距离,但从世界意义上看,我们却又能“会”。这种距离并没有成为障碍,因为我从自在的存在(时间)出来,我行进在“道”中,外物也是如此,因而,我们之所以能“会”,是整体(世界)的规定存在着这么一种要求和倾向,我们最终能会,能到此,还是因为我们之间有“路”,路即“道”,道即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之所以相会,因为“道”。我行于自己的“道(我凹凸着)”,你行于你的“道(你凹凸)”,我们只能相“会”,不能相互取代,只能合拍,不能相融,只能合拍。合拍就是时间上的“凹凸”合拍,这种合拍,才能消融我与物的对立,并以我“不关注”为标志。因而,我对物的愈来愈关注,就意味着我远离“道”(时间),在这里,认识论者是用“是”取代了“会”。本质的知识性的假设,取代存在的“在”,主体和客体有了不平等的关系,二者就不可能有所谓的世界意义上的合拍,我们永远都是在“看”中对立着,这种对立的消除,要么在主体这边,主体统治着客体,要么是主体屈服于客体。哲学也变成了首先分为唯物还是唯心。直到今天,许多人还在用西方的认识论方法来支解着中国传统哲学,真是缘木求鱼!因为中国的哲学是生活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学问,关于“道”的学问,更有甚者,把老子《道德经》的道做唯物还是唯心的分?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