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哲学范文 > 人生哲学 > 简述《哲学基础知识》教材中价值、人生价值理由的深思

简述《哲学基础知识》教材中价值、人生价值理由的深思

2016-06-07 09:35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中职生是玩电脑和手机长大的一代,他们在学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社会,他们喜欢上QQ,发微博。同时,多元化的人生价值观也通过因特网影响着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价值判断。《哲学基础知识》作为一本中专德育教材,肩负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人生价值观是教材规定的一个重点。但是笔者在教授本书时发现,价值、人生价值的内容存在一些理论理由和逻辑理由,教材的相关观点不能自圆其说,难以让笔者信服。这必定影响教学效果。

一、价值概念与人生价值概念存在逻辑理由

《哲学基础知识》中关于价值概念的定义是(课文第221页):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是指客体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即某一事物或对象(客体)对人们(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作用。由此课文中推出人生价值的概念(课文第223页):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这从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根据哲学上价值的概念,把人生作为一个客体,社会和他人作为一个主体,只能推出第一层关系,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无法推出第二层意思。课文的解释是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我们从这个假设出发,人生是客体,作为社会中一员的个体是主体的话,那推出的结论是自己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而非社会与个体的关系。

可见按照课文中哲学上价值的概念,人生价值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理由出在哪里呢?假设这个哲学价值的概念立论错误,那么后面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错的。所以,我们要对课文中哲学上价值概念进行必要的论证。

二、教材价值概念的反思

课文中认为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我们从这里看出,客体属性指的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而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它是否有客体属性还要看人们是不是需要。如果没有需要,那么就没有价值。课文也是这样写,在222页中以“西红柿”为例,得出这样的结论“它在野外生长,作为一种客观对象,没有与作为主体的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任何‘价值’;当它与人发生了一定的联系,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它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才具有了‘价值’”。这样的结论很荒谬,西红柿的自然属性,不会因为人们没有发现它就不存在。

哲学上的概念与具体科学上的概念应该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个别包含着一般。因此具体科学的价值概念应该包含着哲学作用上的一般价值概念,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也可以演绎出具体科学中的价值概念。据此推断,课文中认为哲学作用上的价值概念是一事物或对对象对人们的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作用,那么经济学《哲学基础知识》教材中价值、人生价值理由的深思论文资料由论文网http://www.wowa.c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中演绎出来的却是使用价值的概念,而非价值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却不包含经济学价值的概念,如何体现哲学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呢,可见哲学作用上的价值概念是不科学的。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