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站 > 范文大全 > 哲学范文 > 人生哲学 > 碰撞、对话、发展、建设——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思潮的区别(6)

碰撞、对话、发展、建设——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思潮的区别(6)

2016-10-28 10:29 来源:范文站 人气(0) 范文站fanwenzhan.comRSS订阅 

2、列宁曾预言资本主义到了垂死阶段,但二战以后的历史表明,现代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而且显露生机。高科技和信息革命加速了资本车义的自我更新,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没落性”?

3、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过去一直被当作“异己问题”。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4、民主问题。斯大林主义与中国的“文革”式专政并没有回答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是什么?特别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民主建设成为一次不可避免的历史任务。

当然,我们还可以提出许多问起来对当前中国的现实思想状况设问,然而不能不正视的是,如果我们还考虑社会主义的命运,那么,在总体上讲,当代中国的思想界是无法回避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的。

迟至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界在沉寂丁一段时间以后,以一批论文和著作拉开丁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思想之旅。

所探讨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对苏东解体的反思与当代中国改革命运的探讨;更进一步,对一系列基本理论的再思考。实事求是地讲,当代中国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目前仍处在艰苦的思怒探索过程之中,这个探索过程是艰难的。90年代中期,刑贲思发表长篇论文阐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以新的历义条件作为出发点。但是,这只是个原则的十分重要的宣言和观点,要么被人粗暴地批判,要么被迫不予理睬。90年代末,情况有了变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了《世纪脉搏》一书,汇集了近20位当前十分活跃的中青年理论家的理论成果。③在这部书中,就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代性问题作出了颇有新见的中国学者的见解。该书提出“回到常识、回到生活、回到理性”的原则,提出,“极左思潮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与人类的常识为敌”。④该书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与思想解放的本质联系,提出,“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展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变革进程,呼唤新的政治哲学和法治理念的支撑。”提出了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的目标取向,明确在观念层面确立权利本位取向,使公民在法律划定的界限内有价值选择、行为自由和利益获得的可能性。[2]该书还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启蒙精神的内在的血缘关系,指出了:大胆借鉴国外的政治文明成果(包括政党建设理论),以使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纳入现代文明进程。

以上引文仅仅是90年代末体制内理论家企图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向进行理论思考的成果。虽然只还是起步,但也已露出企图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倾向和努力。。这种创新意向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走向不仅是由执政党的纲领,而且也是由现实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然而,改革正是在这个方向上的前进。它由于没有现成的理论成果可以借鉴,所以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肩上的担子仍很重。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从苏东解体以后的思考中获得启示。国外最新的研究表明:马克思注意思想家在思考斯大林社会注意模式的“替代模式”。他们在发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面临的自然极限”、“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结束和信息时代的变革”、“社会主义的结构范式向价值范式的转变”、[3]他们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克服现实社会注意的三种错觉;集体主义与个人的分歧、国家与市场的对立、社会主义

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想收藏下来!方法很简单:请点击-〉